总访问量:

欢迎访问! 登录

新闻:身边的宝藏之校园地质实习

【团队活动】

更多新闻

身边的宝藏之校园地质实习

吕炜昕,April 27, 2022

      研究地球科学,读万卷书,亦要行万里路。疫情期间,行万里路有点奢望,无法身处野外感受地质的魅力。但是,细心观察就会发现我们的校园里就有很多值得关注的地质现象。

      正逢第53个世界地球日,金属稳定同位素实验室的本科生、研究生们于4月20至21日在校园内开展了岩石学地质实习。本次实习由姜鼎盛博士、胡霞博士以及邓庚辛同学带队,围绕校园建材中典型的岩石学现象进行。大家主要观察了以下五种岩石。

      ① 碱性长石花岗岩。该岩石位于东区大礼堂外,主要由钾长石、石英、黑云母组成。钾长石包含两个世代,一类是正常结晶的钾长石,呈半自形-自形;另一类钾长石呈椭圆形,核-边结构明显,边部包裹有一层斜长石边,形成环斑长石,该长石可能与后期基性岩浆注入和快速冷却有关。钾长石粒度较大(可达5cm),通常包裹黑云母,指示了钾长石的穿时结晶。碱性长石花岗岩墙砖的上部为二长花岗岩,呈浅肉红色,中细粒花岗结构,主要由大致相等数量的钾长石、斜长石,以及石英,黑云母组成。局部可见暗色包体。

点1.png

      ② 片麻状花岗岩。该岩石位于光学与光学工程系楼前,主要由钠长石、石英和少量暗色矿物组成,缺乏钾长石等富钾矿物。可见浅色矿物与暗色矿物定向排列的片麻理,表明受垂直于排列方向的挤压应力或平行于排列方向的剪切作用。应力没有完全破坏矿物结构和产生等化学反应,变形程度较低。其原岩为花岗岩,随着变质作用不断增强,将从火成岩构造向变质岩构造转变,进而发育变斑晶、靡棱岩化、S-C组构等特征。根据这些定向构造可以判断岩浆作用时的应力方向。

点2.png

      ③ 二长花岗岩内穿插碱性长石脉。该岩石在东区和中区的下穿隧道旁,寄主花岗岩主要由斜长石、钾长石、石英、黑云母组成。脉体宽约3厘米,主要由石英、长石、黑云母组成,矿物粒径大于围岩。脉体边部可见向内生长的梳状结构。内部发现天河石,呈蓝绿色,属于微斜长石,可能与铷类质同象替换或晶格缺陷有关。碱性长石脉体穿插的现象对岩浆热液和扩散分馏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天河石的形成说明热液作用促使Rb替换了长石中的K,促进了Rb的富集。Rb是当前国家亟需的关键金属矿产资源,科大真的有矿!

点3.png

      ④ 混合岩。该岩石位于中区本科生院门口,由深色基体和浅色脉体组成。局部可见红色石榴子石颗粒,可能是黑云母脱水熔融形成,记录了深熔作用。基体代表混合岩原岩,主要是一些角闪岩或者麻粒岩相变质岩;脉体代表混合岩中新生组分,主要为长英质或者花岗质。混合岩多分布在大的碰撞带,具有介于变质岩和岩浆岩之间的地质学、岩石学特征,对于研究中下地壳深熔作用机制、地壳流变以及造山带演化和花岗岩的成因具有重要意义。我国胶辽古陆、大别山、武功山、秦岭、康滇台背斜等地都可见到混合岩的分布。

点4.png

      ⑤ 中粒花岗岩中发育伟晶岩岩脉和细晶岩岩脉。这些岩石位于中区篮球场西南侧,脉体地质现象丰富,具有岩浆流动和流体交代特征。伟晶岩脉可观察到长石与石英规则连生,石英呈楔形在碱性长石中定向排列,形成文象结构。这种结构在很多伟晶岩矿床中很常见,比如我国著名的可可托海3号伟晶岩脉。脉体中部还发育黑云母析离形成的平行于脉体边界的暗色细长条带。细晶岩脉是一种浅色花岗质岩脉,多产于深成岩或附近围岩的裂隙,可能是残余的岩浆结晶形成。部分脉体的界限模糊,存在明显的交代或扩散现象,对于研究同位素的动力学分馏具有重要意义。

点5.png

      通过此次实习,同学们实地考察了身边的各种“宝藏”地质现象,对花岗岩及其相关岩浆作用有了更好的理解,也加深了对常见建筑材料的认识。根据观察到的岩石学现象,同学们还自发地撰写了实习报告,并进行了交流与讨论。地球科学,在乎山水之间,亦在乎身边眼界也。感谢带队老师们的耐心讲解与辛勤付出,也更加期待疫情之后与大自然的久别重逢。

点6.png

通讯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金寨路96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校区环境资源楼814
邮政编码 230026
电子邮箱 zbj0601@ustc.edu.cn
电话 +86-551-63606255
皖ICP备0500252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