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访问量:

欢迎访问! 登录

新闻:2024年组内硕转博考核

【团队活动】

更多新闻

2024年组内硕转博考核

金属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实验室,May 9, 2024

2024年组内硕转博考核顺利进行

 

      2024年5月5日下午两点,金属稳定同位素实验室组织对蒋海川、李杏、闫钊、张雅琦四位硕士二年级研究生进行了一年一度的“组内硕转博考核”,考核在环境资源楼824会议室进行。本次考核的评审老师有黄方、郝记华、李王晔、于慧敏、丁昕、卫炜、康晋霆、明国栋、郭继业、陈振武。

 

      考核由报告、提问两个环节组成,四位同学依次汇报了课程学习、公共服务、科研进展及未来博士研究规划,随后由评审老师们对每位同学进行了基础知识、文献积累、科研视野、研究思维等方面的综合考察。四位同学在硕士研究阶段课程学习扎实,在组内MC-ICP-MS实验室、超净实验室、天体生物学实验室承担多项公共服务工作,掌握多项实验技能,且均已取得不错的科研进展。当然,在评审老师们的严格考察下,也暴露出在文献阅读、科研思维、学术视野、报告经验等方面存在改进的空间。以下是四位同学在博士资格考核中的感想与收获。

 

      蒋海川:各位评委老师对我的汇报本身与几项研究内容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这些批评和建议不仅对于我提高汇报能力有一定作用,也为研究项目的技术细节与数据解读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方向。我意识到自己在文献阅读的广度存在一定不足,需要更加广泛地阅读相关文献,以便为数据解释及深度发掘其背后所可能具有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支撑。其次,我还需要提高自己的汇报技巧,不仅需要提高PPT制作能力,精简内容,更要学会在讲述自己的工作时突出工作的独特性与重要性。通过这次答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之处,将更加努力、认真地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李杏:通过这次硕转博答辩,我认识到自己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改进,老师们对我提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这些批评和建议让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也让我更加明确了未来的努力方向。首先,我认识到自己在地化原理方面的认识不够深入,联系其他知识点以及系统思考的能力不足。我需要更加深入地理解地球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仅仅掌握技术层面的操作和数据分析是不够的,我需要在理论层面上有更多的积累和思考。其次,我在与他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方面做得不够。科研是一个需要团队合作和思想碰撞的领域,我在研究过程未能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这种闭门造车的做法限制了我的视野,也影响了我对于科研问题的深入理解和创新思维的形成。此外,我在答辩时的表达和沟通能力也有待提高。清晰的表达和逻辑的沟通是科研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我在这方面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我需要在未来的工作中,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和实践。这次答辩让我认识到,科研不仅仅是个人的探索,更是一个开放的、需要不断交流和合作的过程。我将视这些不足为前进的动力,计划在未来的博士研究中,更加积极地与同行交流,拓宽我的研究视野,用联系的眼光看问题,深化对地球化学原理的理解,并提高我的学术表达能力。

 

      闫钊:感谢各位老师的指导与帮助,我在这次硕转博答辩中收获了很多,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大局观;二、小细节;三、沟通与合作能力。这些收获不仅塑造了我的研究方法,并且对我未来的学术探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首先,大局观的培养让我学会了在更广阔的背景下定位自己的研究,有助于我理解工作的重要性并将其凸显出来。元素和同位素相辅相成,平衡则反映系数,不平衡反映过程。这种宏观的视角让我在答辩中能够清晰地展示研究的长远意义,同时也为我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了指导。其次,对小细节的关注能提升研究质量。在答辩准备过程中,对数据的剖析是极为重要的,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将收集到的论据进行了紧密整合,形成了一个连贯、有说服力的论证体系。确保了研究的严谨性和可靠性。答辩过程中老师的提问让我意识到,沟通与合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文章的写作若是走向岔路,及时与老师沟通则能快速补救,否则猛一回头已经走了好远。在今后的科研道路上,我希望能做到:既能独立思考又能与他人有效协作。这意味着要1)主动沟通、及时分析进展、讨论问题并交换意见,努力理解老师的观点和反馈;2)增强批判性思维,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看法,并有效地理解他人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从不同的角度审视问题。

 

      张雅琦:参加本次硕转博答辩让我收获了很多,感谢评委老师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让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也让我更加明确了未来的努力方向。首先对于自己未来工作节奏的整体把控不足,科学问题理解不到位,文献阅读不够深入,科研方向没有精准把握,同时在做口头报告的能力有待提升。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提前规划好自己的工作,多思考推敲之后再实施,能够把时间最高效的利用;在自己研究的科学问题上面,需要多和老师沟通,理解自己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掌握大方向后再深挖细节工作;文献阅读方面需要养成阅读习惯,多读高质量期刊的文章,掌握国际目前最新研究进展,让自己的视野更开阔。从硕士研究生到攻读博士学位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一定要尽快适应身份的转变,以更高标准要求自己。

通讯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金寨路96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校区环境资源楼814
邮政编码 230026
电子邮箱 zbj0601@ustc.edu.cn
电话 +86-551-63606255
皖ICP备05002528号-1